第十五章怀柔天下—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(五

闲云漫关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傲轩中文网 www.axzw.net,最快更新两汉往事最新章节!

    送走缉捕队员后,关于开章这个人的事情终于可以结束了,刘长着实松一口气。还好,有惊无险。

    然而,这件事在刘长的心里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,可以说,他现在是个惊弓之鸟。纵然如此,他还是干了两件莫名其妙的事情。不得不承认,他很有一些搞怪的天赋。

    第一件事情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刘长经过前一阵的惊吓后,得了一场大病,颇为难得地消停了几天。

    刘长患病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。刘恒为体现对兄弟的关怀,专程派使者送来了一封慰问信,还捎带一些零食——枣脯。

    要说这是一件很长脸的事情。对一般人来说,能让领导如此关心,高兴还来不及。刘长有幸碰到这种事情,按理说应该磕头作揖,感激涕零,最不济也得站出来表示一番谢意。

    然而,刘长的表现却出乎意料。

    使者屁颠屁颠跑到淮南后,刘长躲了起来,连面都不让他见,更别提表达感谢了。

    使者在这里晃荡了几天,腿都快跑断了也没见到刘长的人影。使者做梦也没想到,往刘长脸上贴金的差事,竟然会是这么个结果。忍无可忍的使者闯进王府,拍桌摔板凳闹腾了半天,可依然一无所获。最终,使者只好驮着行李,灰头土脸地返回了京城,在皇帝面前狠狠地垫了刘长一把,并毫不客气地送给他一个罪名:大不敬。

    而此时的刘长却如释重负。他来这么一手,实际上是有自己的考虑。只不过他并没去分析这个缺心眼办法,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后果。不得不承认,他的智商存在很大问题。

    刘长之所以会出此下策,关键原因在于两个字——害怕。

    也许有人会疑惑,皇帝来送慰问信,有什么可怕的?实际上,刘长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,与刘恒的行为习惯颇有关系。

    前边介绍过,刘恒一般不会敲锣打鼓地杀人,他如果看谁不顺眼,通常会采用一个比较隐晦的手段——赐死。如果有人犯了法,刘恒通常会适时地送去一些关怀,不过“关怀”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人家的命。

    刘恒这个行为习惯,刘长很清楚;犯没犯法,刘长自己更清楚。基于此,这次刘恒突然派人慰问,让刘长极为恐惧。万般无奈之下,他想到了一个办法——躲。无论使者此行目的是什么,反正老子不见你,也不给你传达圣旨的机会,你奈我何?

    刘长虽然干的很出格,但也算是无奈之举。然而事实上,刘恒此次并没准备找他的麻烦。说白了,刘恒并不是那种嗜杀的人,他希望稳住这位兄弟,免其再干出什么过火的事情。然而事与愿违,刘长非但没领情,还玩他下不来台。

    这件事让刘恒心中很窝火,但他并没表现出不满,此时就这样不了了之。实践证明,让领导不痛快,就是自找不痛快,相信刘长迟早会吃亏的。

    然而,刘长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,很快他就又干了另外一件离谱的事情。

    拒绝皇帝慰问后没多久,庐江郡爆发了一场小规模农民起义。对于这种事情,大家也无需大惊小怪,虽然汉文帝时期是汉朝有名的盛世,税赋之低、徭役之少是颇为有名的,但纵然如此,也难免有一些地方还会发生一些欺压良民、胡作非为的事情。不管怎么说,庐江郡就发生了摊上了这么一件事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发生后,刘恒颇有创意地给刘长下了道圣旨——率军征讨。刘恒来这一手真是太高明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,庐江郡并不是淮南的地盘,完全可以让刘长在家里歇着,不去参和这件事。然而刘恒还是点名道姓地让刘长亮相。

    应该说,刘恒很清楚刘长有造反的想法,因此害怕他会趁机起事。主动把刘长拉出来,看他有什么举动。如果刘长跑去庐江剿匪,那可趁机削弱其实力;若刘长造反,也便于一并解决疑难杂症。

    就这样,刘恒把难题推给了刘长。

    刘长此时的确有几份起兵造反的想法,然而权衡利弊后,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地去庐江郡剿匪。应该说,刘长还是有几份自知之明的,他清楚自己现今的实力还远不能和朝廷叫板。更关键的是,刘长还抱着凭此一战扩充实力的想法。

    刘长怀揣着自己的小九九上路了。

    可刘恒并不想让他好过,随即派人送来五千匹布帛,准备分发给出征官兵中的穷苦之人。

    刘恒此举看似在关心淮南官军,实际上这是很厉害的一招。说白了,他是在拉拢人心。如果有一天刘长真要造反,淮南地盘上就会有很多人率先站出来反对。

    刘长虽然是个愣头青,但这一点还是能够想到的。应该说,这并不难想。因为刘长毕竟是这支部队的领导人,如果朝廷体现关怀,似乎该把赏赐之物送给刘长,由他支配。然而,刘恒却一竿子捅到底,直接在普通士兵身上做起了文章。

    所以,刘长表现出了不满。他直接回复道:“军中无穷苦者”。随后,把五千匹布帛原封不动地退还朝廷。

    在这件事上,刘恒和刘长都把各自的想法表现的淋漓尽致。一来二去,双方都很不满。

    按理说,事情闹到这一步,刘长可选择的余地就不多了。既然你招兵买马、勾结闽粤匈奴,千方百计地捣鼓事,那就把握住机会,响响亮亮放个屁。他此时若真要扯旗造反,就算不成,也能闹的更久一些,最起码不会弄的太丢人。

    然而,刘长的表现却令人纳闷。他虽然退回了布帛,也表现出了不满,但并没造反,反而认认真真地率军南下庐江,很快就把这次规模并不大的农民起义消灭于萌芽状态。

    在这件事上,刘长是有功的。但等待他的并不是封赏,而是其最不原意看到的结果。

    机会往往稍纵即逝,既然刘长把握不住,那只有等着被刘恒收拾。因为他一连干的这几件事,已临近刘恒的底线。